快乐的唱歌组 人宜
我们来自五湖四海,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。什么共同目标?唱歌呀!自从参加了博康会的唱歌组,真的是又感到了快乐。离开中国来到澳大利亚,人生地不熟,亲朋老友几乎没有了。孩子们各有自己的生活和生活圈子,我们老俩口只有自己过日子。人老了体力不行了,生活圈子越来越小,所以常常觉得很寂寞很无聊。经朋友介绍参加了博康会的唱歌组,一年下来,每星期一去唱歌组活动真的很快乐。
我们貌似一群杂牌军,年龄从60多岁到80多岁。来自天南地北。北从黑龙江,南到广东省,西从新疆,东到台湾省。我们说话有南腔有北调,非常好听。好像是杂牌军,但确切的说我们是真正的跨界歌手呀。我们各自曾有着辉煌的过去。如今一切都过去了,恢复了平静,生活在澳大利亚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。但我们保留着过去年代的一个爱好--- ----唱歌呀。我们大部分人没有受过唱歌训练,但我们会唱很多歌。当然大都是些老歌。什么邓丽君呀,红色经典歌曲呀,老的港台歌曲呀。改革开放初期时的流行歌曲呀。还有一些老的俄罗斯歌曲 。
每星期一我们相聚在博康会。美丽的丹丹为我们准备好了音响设备,及麦克风。我们的汪组长具有一付好嗓子,歌唱得好,声音洪亮,他大概曾是一位领导人物,具有极强的组织能力,引领大伙高高兴兴唱起来。小田先生,他不但歌唱的好,为人还特有幽默感。不时说上一段单口相声,或小笑话引得我们哈哈大笑。他是我们的开心果。老王先生是从黑龙江来的,他的一曲“乌苏里江”唱得简直就和郭颂一样好听【你们知道郭颂是谁吗】小杨先生到低是年轻,唱起歌来底气十足,歌声嘹喨。珠女士是我们的艺术总检,是组里最有音乐修养的。她从小就是北京北海少年宫里的小歌手。每当我们练歌时,她常常告诉大家这首歌哪一段应重唱,哪一句应轻唱,应在何处换气等等。由于她的指导,唱歌组的水平逐渐提高。梅子是一个十分谦虚的女士,她是我们的总指挥。梅子的音色十分优美,听她唱歌简直就是一种享受。还有陶妈妈的正宗上海沪剧,李姐的小燕子,钱姐的女驸马,小王女士的京味十足的梨花颂,等等都让我听得陶醉。每当我们唱起这些老歌,常让我们回忆起我们年轻的时光。正如歌词说:我留不住所有的岁月,岁月却留住我不曾为我停留的芬芳,那就是我的春天。每当博康会节庆有大会活动时,我们唱歌组的节目总是排在第一位。这让我们很高兴。组长精心挑选歌曲,大家努力地练习,唱呀,唱呀,力求唱出我们最好的水平来。
哦,对了,唱歌组里还有俩位跨界的做蛋糕的能手。老李先生原是一位教练,台湾来的赵先生是一位老板。他们时不时的做上一个大蛋糕带到组里请大伙品尝。那蛋糕的色,香,味简直就是米其林级的。除此外,几乎每星期一总有组员带些小吃呀,水果呀,巧克力呀来给大伙吃。我们唱歌 累了,就休息一会,喝点水,吃点小吃,聊些新闻,说点八卦,真是像在一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一样,过得很快乐。匆匆俩个小时过去了。活动结束了。
我就盼望下个星期一快快来到。我又可以去唱歌组唱歌,快乐高兴的渡过一天。